智驾走向强监管:最强芯片征程6P能给地平线带来什么

时间: 2025-04-26 12:27:54 |   作者: 贝博官网

详情


  4月16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事实上,目前所有“智能驾驶”都是“L2辅助驾驶”,无一例外。或者说,在法律认可的无人驾驶(例如L3/L4/L5)到来前,“智驾”只是一个车企创造出来的营销词汇,而不具备法律意义及若使用智驾发生意外事故,车企并不担责。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辅助驾驶提供商,地平线无疑是这轮智能化浪潮中最大受益者之一。4月18日,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在这一敏感关口,他们必给出新回答。

  发布会上,地平线CEO余凯表示,监管部门加强对“智驾”的监管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余凯认为,目前车企对“智驾”的定义太过模糊,而大部分用户由于缺乏专业的车辆知识,很难分辨“智驾”的边界。

  因此,对一家立志于实现L3/L4乃至L5无人驾驶的公司来说,地平线欢迎行业回归正途。

  事实上,很多普通用户并不了解车企的许多“智驾”方案,其实都来自地平线。例如,比亚迪天神之眼-C采用地平线系列计算方案,天神之眼A/B方案也有部分采用了地平线芯片;奇瑞“猎鹰智驾”采用了地平线系列计算方案;长安“天枢智驾”系统采用地平线E/M芯片,广汽“星灵智行”智驾系统采用地平线系列芯片;理想汽车ADPro系统搭载地平线芯片等等,国内与地平线家。根据行业爆料,地平线的最新合作方还包括了保时捷。

  据报道,在4月16日工信部会议中,共有19家车企参与,会议围绕车辆辅助驾驶的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多方面都提出新要求。

  具体包括:不允许未经审批的公开测试,如“千人团”、“万人团”都要进行明确、充分验证和公示,不能拿用户去做测试;规范宣传,不要夸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不能出现“无人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一词;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功能。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交通言究社”则在4月14日发表了《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一文,文章建议车企建立相关机制,帮助新用户快速熟悉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及其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方法及禁止事项,以减少相关交通事故对品牌形象的不利影响。

  文章还明确说,企业一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向消费的人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同时,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命名及营销宣传中,不得使用暗示消费者该系统能作为自动驾驶系统使用,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等用语,防止驾驶人滥用风险。

  总结下来,监管部门的动作大多分布在在三个方面:规范车企对辅助驾驶能力的宣传、严格管理车企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部署,以及提升用户对辅助驾驶的认知,引导用户安全使用辅助驾驶。

  他表示,目前国内无人驾驶法规尚未明确,导致很难从法律上界定车企的辅助驾驶方案具体属于哪一级别,轻易造成消费者和用户产生误解,误以为车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无人驾驶,进而放松安全驾驶意识。

  车企似乎也意识到目前“智驾”存在法律风险,因此,正集体转向更具法律意义的L3级无人驾驶。

  今年3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尊界S800采用“L3级智能驾驶架构设计”;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以及岚图汽车CEO卢放等均表示,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抛开车企们的营销热情,对用户来说,L3最大的意义就是,若用户使用L3无人驾驶发生意外事故,那么事故责任将由车企承担。毫无疑问,这比当下的“智驾”要规范得多。

  因此,对地平线来说,收紧监管不仅不是一次刹停,反而有几率会成为清空跑道后,一次蓄势待发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