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的汽车业务带来了小米史上最强业绩

时间: 2025-02-21 01:12:26 |   作者: 贝博官网

详情


  所以,这也就注定了小米汽车不用像“蔚小理”那样,经历那些备受争议、苦苦挣扎探索前路的煎熬时光。在雷军的光环之下,在小米汽车既有业务形成的智能生态和充沛现金流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新能源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和终端市场需求的爆发,小米,又站上了新高峰。

  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的第一时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其个人微博上发文称:“小米交出了史上最强业绩。”

  但在财报发布的同时,小米“卖一辆车亏3万”的话题也冲上热搜。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小米汽车今年8月首份财报发出时,“小米卖一辆车亏6万多”之前也同样上过热搜。仅仅一个季度过去,从亏6万到亏3万,按照这一个速度。小米汽车想要实现盈利并不遥远。

  数据显示,小米第三季度总收入突破9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08.9亿元增长30.5%;经调整纯利润是63亿元,同比增长4.4%。

  得益于小米SU7的市场表现,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在2024年第三季度总收入高达97亿元,比上个季度的64亿元高出不少。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出售的收益95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2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相较于二季度18亿元亏损进一步收窄。

  第三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达3.97万辆。经推算,小米汽车单车亏损约3.77万元,亏损较二季度的6万元也同步有所收窄。

  基于规模效应,小米SU7的毛利率环比提升1.7个点至17.1%,上一季度是15.4%。

  2020年年底,在小米决定造车的当时,小米集团的账上躺着1080亿元,四年后,小米的账上又多了400多亿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集团现金储备达1516亿元。

  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随着小米汽车规模的增长和成本的优化,以及随着工厂的满产、小米SU7 Ultra的开售,毛利会有更多改善,明年汽车业务可能是小米所有业务里增速最快的。

  四年前,小米汽车官宣造车后,围绕在它身上的一个最多的争论是小米造车是不是已经晚了。

  2023年11月,央视财经甚至出了一期节目,专门探讨“小米汽车入局,到底晚不晚”这一话题。

  当时,财经评论员万喆给出了一个结论。他说,观察小米造车,一个不可以忽视的大背景,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趋成熟和产业的整体积累,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供应链和配套能力,都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小米汽车既能看到更多元的需求,又可以站在整个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肩膀上,集成出更强大的制造能力,此时入局,并不算晚。

  外界对小米汽车的质疑也有其原由。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生死簿”上已经躺着数十家车企。彼时,造车到底有多难已无需再多言,前有铩羽而归的王健林和董明珠,后有折戟沉沙的贾跃亭和许家印。可雷军活生生在一片红海市场杀出了重围。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董事会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2024年3月28 日,小米SU7正式对外发布,一夜之间成为现象级的爆品。

  2024年11月13日,小米汽车第十万台小米SU7正式下线日,雷军在微博上表示,“小米SU7 交付已超过10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小米汽车将冲刺新目标:全年交付13万台!”

  上个月,小米发布了“全国都能开”的城市导航。雷军说:“没有高精地图,只要车端导航能到,城市NOA(NavigateonAutopilot,即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就能到,有路就能开,无区域范围限制。”他透露,下个月将正式对外发布端到端的大模型全场景智能驾驶,让车辆的行驶轨迹更拟人,更加平滑、自然、利索,能做到从车位到车位,全程无断点。

  小米汽车似乎没有经历过去“蔚小理”苦苦探索从0到1的阶段,直接是从1到10。无论雷军在镜头前如何诉说他造车的艰难,相较前者,小米汽车的成功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另一方面是,当市场经历了前期培育后,当下的汽车花了钱的人新能源车的接受度更高已成为事实。雷军赌对了趋势。今年7月,新能源渗透率首次实现月度突破50%。此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一直维持在50%以上。这是一个分水岭,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11月13日,雷军在个人社交账号发了一张躺在车间地板上睡觉的照片,并配文说,“网友们催我到工厂拧螺丝。其实,我经常去,今天一大早就到了。来得太早,在车间又眯了一会。没想到,一觉醒来,10万台已经搞定!待会儿我们会举办10万台下线仪式。”

  此后,这张照片在全网迅速发酵。后来,雷军在直播中回应了“睡车间”传闻,他表示,其实是摆拍,是为了逗大家开心。

  一个10万辆这个里程碑事件,雷军仅用一张摆拍照片就得到了其他车企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所以,才有刘强东那句,不要跟雷军比营销,他一定不是一般的人。营销无疑是小米汽车成功的核心之一。

  此前,有人判断小米造车会成功是基于小米长期深耕智能生活ECO,而这也是其他整车企业没办法比拟的优势,更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一书中,小米曾经给出过答案。他是这么说的,自然生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独立的生命体多;第二是生命体之间互相依赖,第三是自我繁衍。简单来讲就是共生、互生、再生的逻辑。

  书中还描述过这样一段话,“在小米的生态链上,初期新生命体分享小米的红利,这就是我们讲的孵化阶段;中期是互相依赖、互相增值,也就是我们讲的互为放大器阶段;最后是不断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繁衍和进化,形成新的生命体。”

  卢伟冰表示,今年手机业务确实有相当的好的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我们的竞争力不断的提高,品牌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强,我们的增长是有机、健康增长,而小米汽车对我们的品牌建设作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汽车业务正在成为小米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卢伟冰说,“我们的汽车有非常好的流量,而购买手机的用户也有一定的可能转而去买我们的汽车,而对小米耳机满意的用户可能会考虑尝试我们的汽车。我想这种交叉销售真的是能发挥巨大价值,并且未来会越做越强。”

  如今,汽车业务已经成功成为小米的第二增长曲线。至少从目前来看,四年前赌上一生荣誉的雷军,再一次成功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